資通科技的發展,帶動全球經濟邁向工業4.0的時代,其特徵不僅在於「大數據」、「區塊鏈」、「金融科技」、「萬物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更在於「跨領域」、「模組化」和「客製化」的思維。這意味著獲取異質化個人特質的資訊,將成為企業創新的基石。如何從「大數據」中萃取這些資訊?舉凡心理學、語言學、文學、史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宗教與文化研究、及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即成為解碼的關鍵。誠如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引述一位校友Lei Zhang的話說:「人文是推理的基石,把人文從資料和科技分離就像游泳沒有水,即使你有如Michael Phelps 般的泳技,也游不到任何地方。」(as cited in Salovey, 2017, para. 6).
然而,人文社科的學生,若想要參與大數據解碼工程、在數位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必須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懂得駕馭大數據相關工具, 否則即使有再高的文學及藝術造詣,也難逃龍陷淺灘,虎落平陽的命運。各大學雖已逐漸興設「數位人文」課程,但著重於將數位工具應用於傳統的人文研究。至於「啓發學生以數位人文知識解決數位經濟下的實務問題」這方面的教學則相對缺乏,難以因應數位經濟時代對跨域數位人文專業人才之需求。
本次在DADH 2018 第三天進行兩場的WEDHIA,其目的即在拋磚引玉,廣邀從事數位人文產學前沿應用教育有成及有興趣之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對話,探討未來應用之新作法及發展趨勢,刺激數位人文應用教學之創意與想法,並提升國內數位人文學界對前沿應用之重視及知識。
參考文獻
Salovey, P. (2017, March 23). Why we need the humanities more than ever. World Economic Foru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3/the-key-to-responsible-and-responsive-leadership-the-humanities?utm_content=buffer1f27f&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campaign=buffer
主辦單位 Organizer
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數位人文社科教學資源中心(TCDH)
The Teaching Resource Cent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roject for Digital Humanities
主席 Chairs
- 王信實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
Shinn-Shyr W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劉昭麟 國立政治大學資科系
Chao-Lin Li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WEDHIA Session
Session 1
[GC003] 12 月 20 日(W4) 13:30 ~ 15:10
Moderator 主持人:陳樹衡
- 大數據、外語學習、與創意力:數位時代的文創人才養成
Big Dat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Ideation: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Digital Era- 陳怡蓁 元智大學
Yi-Chen Chen (Yuan Ze University)
- 陳怡蓁 元智大學
- 大數據時代下的資料視覺化:人文社會與資料科學的跨領域教學
Data Visualization in the Big Data Era: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in Humanities and Data Science- 洪暉鈞 臺北醫學大學
Hui-Chun Hung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 羅光志 佛光大學
Kuang-Chih Lo (Fo Guang University)
- 洪暉鈞 臺北醫學大學
- 數位再現台灣文化史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ese cultural history- 林淑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Shu-hui L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林淑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Session 2
[GC003] 12 月 20 日(W4) 15:20 ~ 17:00
Moderator 主持人:劉昭麟
- 數位人文跨域共授課程之群組討論行為模型分析
Analysis of Behavioral Patterns on Group Discuss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terdisciplinary Co-teaching Courses- 朱志明 國立宜蘭大學
Chih-Ming Chu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 朱志明 國立宜蘭大學
- Digital Political Science Learning Strategies
- 蔡芸琤 國立臺灣大學
Yun-Cheng Tsa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廖達琪 國立中山大學
Da-Chi Liao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蔡芸琤 國立臺灣大學
- 提升數位人文經典課程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概念之數位遊戲創作學習模式
A digital game-creat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conception of learning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courses- 朱蕙君 東吳大學
Hui-Chun Chu (Soochow University) - 王俊傑 東吳大學
Chun-Chieh Wang (Soochow University) - 林宜陵 東吳大學
Yi-Ling Lin (Soochow University) - 陳逸文 東吳大學
Yi-Wen Chen (Soochow University)
- 朱蕙君 東吳大學